網站頁籤

2016年12月8日 星期四

No208-建築的本身就是藝術品──宜蘭美術館

建築的本身就是藝術品──宜蘭美術館 

文/魚夫(漫畫家、弘光大學特聘教授)

​圖片:魚夫繪

從宜蘭火車站出站後,循舊城東路、舊城南路、舊城西路至宜蘭河,這帶被規劃為「蘭城新月」文化廊道,沿途有看不盡的古蹟、廟宇、市井、聚落和許許多多令人眼花撩亂、極富特色的傳統藝術,文化資源底蘊豐富,是座沒有圍牆的「活」博物館,偶而歇腳嚐嚐小吃,乃倍覺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嚐?

其中所謂的新月文化廊道裡,最醒目的地標就是「宜蘭美術館」,位於市區南北軸線中山路與舊城牆(舊城南路)的交會處。



日治初期,日人入台後並無法立刻融入宜蘭舊城內的漢人生活,乃自城外於南門、東門逐步佈署官廳舍等建築群。1887年(明治30年)設宜蘭廳,第一任廳長為西鄉菊次郎(1861-1908),他啓動了現代城市建設的腳步,興築西門堤防,治理水患。1904年實施市區改政,最終拆除城牆,闢建道路,以利施行現代化的城市管理,形成今日其實是分隔城內漢人活動範圍與城外日人區的指標,隔著護城壕(今已被覆蓋在道路之下)與在城外的宜蘭監獄、宜蘭廳署相望。

再偏西北走,即是當時日人統治階層的宿舍,今大抵已保存修護,然後再加以活化利用,如宜蘭農學校校長宿舍現為「宜蘭文學館」,而「宜蘭設治紀念館」則為日本時代行政長官的宿舍。

美術館附近,在1911年(明治44年)日人蓋有一座南北館市場,原來稱為「宜蘭街食料品小賣市場」,規模不小,位於今天光復路、昇平街口的所形成的丁字區域。1939年因拓寬今之光復路,所以拆除重建,並於道路兩旁分建市場,因此稱南北館。其中北館格局保持較為完整,空間、攤商格局乃至於部份壁磚仍然存在。

​​圖片:魚夫攝

南北館至今仍為尋找宜蘭美食的最佳去處。北館著名店舖如「三源行」的臘味肉鬆、「一香扁食」和「什菜麵」是北館市場內知名店舖,生意大排長龍;在美術館的左側是鬧熱滾滾的南興街,商家櫛比鱗次,小吃美食林立,宜蘭常見的肉羮、魚丸乃至山東口味的蔥油餅都很受在地「食食通」的歡迎,我在這裡遇見了宜蘭人的「扁食」發音,也非常奇特。

扁食一般發成pián-si̍t,但宜蘭大部份聽到的是Pán-sit,扁的讀音有點像台語的「板」字。這讀法我也曾在中國漳州的漳浦聽過,依我的觀察,扁食在中國閩南分山、海兩種做法,近山的豬肉內餡用「捶」的,靠海卻是「刴」的,可也不那麼涇渭分明,我到離海不遠的漳浦吃到的就是用捶的,食來頗富嚼勁。咱台灣則是以刴餡居多,需仔細挑筋去骨,方能滑嫩爽口。

1897年日治時期的總督府實施《台灣銀行法》,希望藉由台灣銀行的設立,促進工商發展,尤其是針對日本資金及鐵路、水利等公共事業辦理融資業務,也藉此發揮統一台灣幣制,進而驅逐外國資本的功能,且有利南向,加強華南和南洋之間的貿易往來。所以根據該法,於1899年正式創立「株式會社台灣銀行」,9月開始營業,宜蘭美術館即為當時的「台灣銀行宜蘭出張所」,於1898年(明治32年)擇址東門街起座支店建築,1899年落成,是當初台灣銀行首批成立的7家支店之一,又是早期台灣東部最具代表性的金融機構。

台灣銀行宜蘭出張所最初的建築形式為古典樣式,磚造一層樓,基座墊高一米,以水平凹槽仿製石材堆叠的視覺效果。其矩形大窗展現氣勢,外觀左右對稱,中央凸出,有華麗山牆及圓拱,其上有三角結構之老虎窗,而屋頂則採和式寄棟造風格,於屋脊中央裝置通氣窗尖塔,紀念性建築的味道十足。

1906年因東門街出張所空間不敷使用,乃另覓南門現址,當時隔街而立的是宜蘭郡所,是1932年市區計畫旳中心,建築形式仍不脫古典式樣。

1928年(昭和3年),「台灣銀行宜蘭出張所」業務擴大,升格為「台灣銀行宜蘭支店」;1936又再實施新市區改政計畫,因為道路拓寬,而必須拆除支店的正前方,截去入口、山牆,屋頂老虎窗也一併移除,在正脊上另起尖塔,入口變成南方進出,正面改成不對稱的形式,大四開窗,右為二窗。

終戰後,易名「台灣銀行宜蘭分行」,由於建物本體部份毀損,於1949年委託台灣省政府建設廳公共工程局進行規劃設計施工,並於同年底落成。很奇特,這是少數終戰後重建築中兼具美觀與功能的現代建築,2012年台灣銀行將這棟大樓移交給宜蘭縣府,再利用為宜蘭美術館,並於2014年開幕。

今日所見的宜蘭美術館有三層樓高,正面為淺黃色面磚,立面對稱,以平頂及窗帶強調現代主義中連續性水平線條的思維,中央主塔以直線拉高越過女兒牆,彰顯建築之崇偉性,無繁複裝飾,總體簡潔利落,呈現莊嚴之氛圍,只在窗櫺的設計上使用了新藝術裝飾風格(Art Deco),正面之外,皆以「會呼吸」的洗石子為牆面,符合宜蘭多雨的氣候。

過去宜蘭支行的建築配置,一是台灣銀行主樓,其西後方為經理及已婚行員宿舍,正後方則為廚房與餐廳,目前仍然留存,來到美術館,逛累了,可以在食堂裡喝杯咖啡。

宜蘭美術館雖是現代建築,但並非那種「反攻大陸」式的臨時性搭建,除了簡潔而莊嚴的外部造型外,內部許多工法都非常細緻,除了館方的美術展品外,建築本身就是一樣藝術品,值得花上半天,詳細的觀賞品味哦。

原文刊登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