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照登》
宜蘭學校教育=「連鎖學店」?
文/司馬黑子
繼宜蘭縣政府於2017年11月對人文展賦基金會終止行政契約後,大家無不拭目以待,接下來這所學校(原名:宜蘭縣立人文國民中小學)的命運將何去何從?幾個有趣的觀察指標,十分耐人尋味:
一、2017年11月28日,經過宜蘭縣教育審議委員會「終止行政契約」的決議後,依據契約規定,宜蘭縣政府教育處應該立即進行校務的接管,也就是重新將這所委託私人經營(公辦民營)的學校,收回「公立」系統,派駐代理校長綜理校務。但顯然宜蘭縣政府教育處仍將該校校務繼續交由原行政團隊承辦,教審會終止契約的決議,形同廢紙!試問:這難道沒有公務人員無視法令廢弛職務的責任嗎?
二、很難想像一個政府的教育體系竟然對一所學校由公辦委託私人辦理後,視如棄屣,唯恐避之不及?試問:該校繼續委託私人辦學是經過何種程序決議?學校屬於國家社會的公共資產,其存廢本來就該經由專業與民意的公決,該校為何不能依實驗教育法規進行接管重新回歸公立學校?這是民意的壓力?還是私相授受的交易?倘若地方教育行政主管機關都視學校經營管理為畏途,爾後宜蘭縣政府教育處乾脆將全縣的學校委外經營,如同滿清末年喪權辱國,將中國領土大量分割給外國勢力一般,豈不是更省事?
三、依據宜蘭縣政府教育處教資科的公開資訊,此次重新辦理人文國民中小學委託私人辦學的校務經營計畫摘要,可以發現目前共有四個單位投件,其中有兩件是由原人文團隊的教師、一件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也就是華德福的本尊),另一件為苗栗全人實驗學校。
坦白說,實驗教育開放的精神首重多元,宜蘭縣率全國之先以自治條例打開公辦民營的大門,如今不僅沒有創造更多元的實驗教育,反而是淪為被少數私人教育團體綁架的窘境。以本次投件的對象來看,兩件是原來經營不良的團隊成員,分進合擊爭取該校的經營權,想必幕後定有高人指點,其目的是為實驗教育或是延續既有私利,恐怕很難自圓其說?苗栗全人團隊跨足宜蘭,能符合宜蘭的在地特性?還是複製苗栗經驗,拓展版圖?至於,人智學教育基金會,在宜蘭挾著華德福的招牌,仗勢背後豐富的政治人脈背景,一路從小學、中學甚至高中,無所不用其極的要挾宜蘭縣政府增班增地,早就是眾所皆知事實。如今也不假掩飾的競逐人文,其心更可議!
猶記得,宜蘭縣議會第十八屆第三次大會第四十次會議,議長陳文昌在議程最後一天針對宜蘭教育的發言:「乾脆教育處改成華德福處好了!」、「一鄉鎮設一個分校」、「教育處一半給他們做華德福處!」對陳議長如此洞燭機先的先見之明,不得不佩服至極啊!
宜蘭縣綠色執政如此的教育品質保證,恐怕已經在陳代理縣長及教育處的高明手法下,繼農舍、移樹之驚人舉動後,再次將宜蘭的教育假借實驗教育的包裝,逐步邁向「學校教育連鎖學店」的目標,應該是指日可待!
![用LINE傳送](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S-mwooStc2wtUIVclf-bJMEGZj6_v2oZ1tNgQpI-1A3W9onLPoak2IWQuUgVqI3R99DI_BW6EPl9t1DAYuUFT_TIHtdJYk61mNoTlW6lAVMU_QTxGY-nEI9ChXSJGqUEpX7Ht-72ddKTO/s1600/linebutton_84x20_zh-hant.png)